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实推进“暖心筑梦”发展型资助育人计划实施项目,2025年暑期,机械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带领资助工作团队,赴苏北多个区县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活动,通过精准化、个性化的帮扶举措,切实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落地见效。
一、深入走访察实情,温情关怀暖人心
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家访活动,精心制定走访方案。由学院领导带队,组织多个走访小组,深入盐都区、响水县、滨海县、丰县、沛县等地的近20个学生家庭。走访教师为每个家庭送去米、油等生活慰问品,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。在徐州市沛县,一位学生家长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说:“这么热的天,老师们还特地来看我们,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对孩子的重视和关心!”通过面对面交流,学院不仅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,更掌握了学生的成长环境、家庭教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,为后续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个性指导促成长,精准帮扶解难题
家访过程中,学院教师团队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提供精准化的指导和服务。在丰县,针对学生家长提出的“孩子专升本有什么途径”的疑问,走访教师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升学辅导政策;在滨海县,针对学生家长关心的就业问题,走访团队耐心讲解了校企合作单位的招聘要求;在响水县,就学生的心理调适问题,学院老师提供了专业的建议。这种“一生一策”的帮扶方式,真正实现了从经济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转变,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,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。
三、多方协同促育人,长效赋能显成效
在家访过程中,针对部分学生家庭存在家庭成员外出务工、住所偏远或毕业生失联无法提供准确住址等特殊情况,学院创新工作方式,主动与当地村(居)委会建立联系,通过社区渠道了解、核实学生家庭实际情况。在盐都区,学院通过居委会深入了解某生家庭情况,及时更新了学生的相关信息;在丰县,走访团队通过村委会了解毕业生家庭近况,上门确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薪资待遇。这种多渠道、多方式的走访模式,既尊重了学生家庭的意愿,又确保了资助工作的精准性。学院以此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,建立常态化跟踪回访制度,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学院《学生在校情况一览表》,持续关注受助学生成长发展,切实推动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长效化、常态化。